7月12日,記者從青海省鄉村振興局獲悉,青海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整合培訓資源,創新方式方法,組織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鄉村振興系統干部培訓,截至6月底,全省鄉村振興系統累計舉辦各類培訓班201期,培訓各級干部9390人(次),實現鄉村振興黨政干部、系統干部、行業干部、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鄉村干部五個全覆蓋。
突出重點環節抓培訓,省鄉村振興局聯合省委組織部將鄉村振興干部培訓納入全省萬名鄉村人才素質提升計劃和目標考核指標,建立“省級抓示范、市州抓重點、縣區抓覆蓋”機制,確定7個省級重點班次,示范培訓全省鄉村振興干部420人次。選取省直單位業務骨干和省內專家50人進入師資庫,編印教材,設計政策解讀、資金管理等20多門精品課程。
創新方式方法抓培訓,講好理論必修課,開好研討互動課,上好現場提升課,辦好線上拓展課,學習借鑒“千萬工程”經驗,開展鄉村振興試點建設,整合高原美麗鄉村建設、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等項目資金63億元,實施民生項目831個,建設425個試點村,形成一批鄉村振興經驗模式。舉辦鄉村振興“業務大講堂”暨處長線上授課活動,目前已培訓鄉村振興干部600人次,幫助基層解決“不會干”的問題。
緊扣提升能力抓培訓,不斷提升政治能力、落實能力、攻堅能力和群眾工作能力。其中,2023年中央銜接資金60%用于產業發展,加大特色種養、鄉村旅游等產業扶持,支持產業“四地”建設。通過六個一批方式,促進全省脫貧人口就業人數達到21.8萬人,完成國家17.9萬目標任務的121.8%。開展全員式政策業務培訓和不少于40天的“以老帶新”幫帶活動,確保駐村工作接得上、干得好。同時,在全省范圍內開展返貧致貧風險大走訪、大排查,做到應納盡納,應扶盡扶。全省2.05萬名監測對象中1.58萬人已穩定消除返貧致貧風險,風險消除達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