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嚴格落實“四個不摘”“八個不變”要求,保持現有脫貧幫扶政策、資金支持、幫扶力量總體穩定。
過去的五年,全區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全區現行標準下306.4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面脫貧、3666個貧困村全部退出、35個貧困縣全部摘帽,新疆千年絕對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
面對脫貧攻堅成績單,代表委員們在深受鼓舞的同時,紛紛表示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要繼續咬定青山不放松,腳踏實地加油干,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貢獻智慧和力量。
脫貧成果要拓展
“2020年薩依巴格鄉實現了整體脫貧,13個深度貧困村退出,貧困發生率降至零,薩依巴格鄉的發展面貌煥然一新。”自治區人大代表、墨玉縣薩依巴格鄉黨委書記徐鴻昌說,脫貧攻堅沖鋒號吹響以來,貧困群眾精神面貌發生明顯變化,自我脫貧能力明顯提升。隨著全鄉摘掉窮帽子,現在鄉親們生活條件明顯改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更加堅定了依靠自己的雙手創造幸福生活的信心和決心。
“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既要‘守底線’,堅決守住脫貧攻堅成果,又要‘上層次’,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徐鴻昌代表說,2021年,薩依巴格鄉將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按照自治區黨委的安排和要求,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加強監測預警幫扶,堅決防止返貧,確保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我們要把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三農’工作的首要任務,切實抓緊抓好,抓出成效。”自治區政協委員、阿克陶縣布倫口鄉黨委書記李文娟說,布倫口鄉將嚴格做到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監管,確保脫貧不返貧。繼續鞏固提升“兩不愁三保障”成果,發展壯大鄉村特色產業,打造帕米爾高原全域旅游特色品牌,依托產業支撐,提高旅游業和畜牧業的附加值,鞏固來之不易的脫貧成果。
銜接過程要穩健
“我們將對照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要求,抓緊優化完善各項具體舉措,全力推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自治區政協委員、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納達齊牛錄鄉黨委書記郭小平說,2021年,納達齊牛錄鄉將進一步落實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要求,打造產業扶貧升級版,加強農業科技創新,建設4萬畝玉米種植示范基地,提高農業發展質量效益。同時,依托便捷的公路交通網絡體系,用好稻田畫等資源,打造“錫伯小院”等特色旅游品牌,完善服務功能,大力發展農家樂、民宿,提升旅游綜合接待能力。
“我們還要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郭小平委員說,納達齊牛錄鄉將加強就業信息平臺建設,強化就業信息互動,不斷完善就業服務體系,提高就業質量。動員組織農村富余勞動力到紡織服裝、新型建材、食品加工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就業。
自治區人大代表、瑪納斯縣瑪納斯鎮黨委書記鄭磊說,2021年,瑪納斯鎮將進一步補齊農業產業化發展方面的短板,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以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為突破口,因地制宜發展釀酒葡萄、蔬菜瓜果等特色農作物,充分利用當地土壤硒元素含量豐富的優勢,增加生態富硒特色農作物種植面積,提高產業發展質量效益,讓更多農民分享產業發展紅利,實現增收致富。
鄉村振興要發力
“接續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目的在于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推動脫貧地區實現更寬領域和更高層次發展,推動脫貧群眾生活實現更高質量、更高水平改善。”自治區人大代表、若羌縣縣長艾山江·艾塔洪說,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前提,若羌縣將繼續深耕紅棗這一特色優勢產業,繼續在產業發展提質增效上下功夫,通過提高科學種植管理水平,提高紅棗品質,打造綠色有機健康農產品。
“我們還將繼續提升紅棗產業化發展水平,讓更多農民享受產業發展帶來的紅利,持續增加收入。”艾山江·艾塔洪代表說,若羌縣將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加大力度引進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提高紅棗深加工水平,延長產業鏈,打造價值鏈,提高紅棗附加值。同時,充分利用“若羌紅棗”這一知名地域公共品牌,積極整合本地紅棗商品品牌,進一步提升若羌紅棗市場競爭力。
“產業和人才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關鍵。”李文娟委員說,布倫口鄉將大力引進和培育人才,打造一支愛旅游、懂產業、會經營、善管理、敢創新的復合型人才隊伍。同時,依托帕米爾高原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布倫口鄉獨特的區位優勢,打造中國帕米爾高原風情旅游勝地,帶動廣大牧民群眾實現口袋里鼓囊囊,精神上亮堂堂,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