潔白之下,埋藏著定西黃土峁梁上農業生產變革的“智慧錦囊”。
2023年10月,山東省委、甘肅省委主要領導在定西考察調研時提出建設“萬畝馬鈴薯高產示范基地”。
2024年4月底,魯家溝鎮1.14萬畝馬鈴薯高產示范基地建成,配套建設總容積1萬立方米的蓄水池15座、布設輸水管網110.6公里。
2024年9月27日,經測產,魯家溝鎮萬畝馬鈴薯高產示范基地平均畝產達8582.6斤,實現了產量翻番的目標。
“山區示范、引水上山、產量翻番”一條符合山區實際的高標準農田建設新路徑在定西落地生根。
“山旱地”成了“水澆地”
“以前山里的田東一小塊、西一小塊,還在斜坡上,有的路也窄不好走,關鍵是地里東西年年就那么多,莊稼種上我們還要出門打工去。”魯家溝鎮大岔村村民史玉成說起以前直皺眉頭。
如今,將魯家溝鎮花岔、大岔、小岔口3個村原有的小地塊、窄地塊全部平整為“大塊田”“機耕田”,用于萬畝馬鈴薯高產示范基地規劃建設,“皮條田”“坡地田”“無路田”已成過去。
但干旱少雨的現實情況,讓“水”成了改變山旱地農業生產條件的“致命環節”,“引水上山”又談何容易?
幾經調研討論,青島市、定西市黨委政府決定依托引洮工程水資源優勢,在魯家溝萬畝馬鈴薯高產示范基地配套建設“引水上山”工程。
“工程從引洮二干渠取水,通過兩級提水泵站,將水引到400米高差位置后,再通過115公里的田間輸水管線輸送到15座調蓄水池及每塊地塊給水栓,畝均用水50-60立方米,加上電力成本,平均不到100元。”安定區水務局副局長馬習文介紹說。
“山旱地”變成了“水澆地”,至此,魯家溝萬畝馬鈴薯高產示范基地土地條件已具備!
“山旱地”有了“新出路”
今年是聚鑫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聚東“種地”的第八個年頭,在魯家溝萬畝馬鈴薯高產示范基地建成后,李聚東在花岔村周邊流轉了近3000畝田種植馬鈴薯。
“以前靠天吃飯,風調雨順的年頭,畝產也只有2000多斤,要是遇上干旱,成本都收不來。”李聚東說,現在,流轉來的田地里,大型農機裝備能夠下地作業,洮河水引到了地里,馬鈴薯畝產比往年翻了兩三番。
過去由于缺水,市場熱銷的大西洋、布爾班克等優質馬鈴薯品種無法種植,一度成了李聚東的“遺憾”。
自從“引水上山”工程實施后,節水灌溉、水肥一體化項目應運而生,李聚東可以大膽嘗試新的優勢品種。
“現在地里使用的是水肥一體化滴灌技術,在每個田埂地壟上鋪設了軟管,每隔30厘米就有一個滴管口,利用物聯網技術,對土壤墑情進行自動監測,能做到精準化施水施肥,省水、省工、省肥是最直觀的變化,而且種植的馬鈴薯產量高、品質好。”李聚東指著鋪設管道上的滴管口說。
據介紹,“萬畝馬鈴薯高產示范基地”按照農業現代化經營模式,通過“政府規劃引導、農投搭建平臺、企業投資經營、市場優化配置、農戶利益鏈接”方式,由安定區農投公司負責萬畝馬鈴薯高產示范基地建設管理,統一土地流轉種植8650畝,農戶自種2750畝,并引進7家農業企業和合作社建立規模化種薯擴繁基地,種植新大坪、隴薯、定薯系列等10個高產優質品種,示范推廣“高標準農田+引水上山+節水灌溉+脫毒種薯+科學施肥+全程機械化+病蟲害綠色綜合防控”的高產節水技術模式和科技農業機械化生產模式,一條具有定西特色的馬鈴薯產業發展之路煥發勃勃生機……
“誰來種地、怎樣種地、怎么種好”的現實難題有了破解之法。
“山旱地”迎來“新希望”
數萬畝良田,是魯家溝鎮大力發展農業產業的底氣,也給了老百姓一次新的“創業”契機。
高標準農田建成后:
——種植作物由鮮薯變為種薯,種薯畝產可達8583斤,扣除生產成本,畝均凈收益由1005元提高到8166元。
——土地流轉增收入,按照畝均200元的標準流轉土地7434畝,涉及的367戶群眾戶均增收0.31萬元。
——吸納務工人員近600人,戶均增收3.1萬元。直接帶動農戶296戶、戶均增收1.4萬元。將經營性資產按4%比例每年向村集體分紅,通過二次分配增加群眾收入。
新變化吸引了許多外出打工的人又選擇回家鄉發展,80后的董勝剛就是其中一員,敢想敢干的董勝剛在大岔村開起了自己的家庭農場。
“我自己流轉了四百多畝土地種馬鈴薯,一畝地正常能產五六千斤,好一點的話能產七八千斤,一年下來收入比外出打工好一點,明年想著再流轉些地,能有更好的收成。”董勝剛說。
合作社、家庭農場如雨后春筍般拔節而生,實力強勁的企業也紛紛入駐發展設施農業。
定西豐禾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將馬鈴薯原原種擴繁基地建到了魯家溝鎮川里的園區中,又在山上在魯家溝鎮萬畝馬鈴薯種植高產示范基地流轉了2000多畝土地,用于馬鈴薯原種和原原種繁育。公司總經理楊存生說:“目前,依托魯家溝鎮萬畝馬鈴薯種植高產示范基地,公司原原種年產量能達到8000萬粒,馬鈴薯品種也逐漸細化、各生產環節也更趨向專業化,推動我們馬鈴薯產業走向科學化布局、集約化種植、標準化生產、精深化加工的新階段。”
“我市將持續依托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著力培育薯業新質生產力,構建產加銷相銜接、貿工農一體化的馬鈴薯全產業鏈發展體系,推動馬鈴薯產業全鏈條升級、全環節升值,為我省干旱半干旱區穩定實現馬鈴薯產業高質高效發展探索出一條新路徑。”定西市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萬物土中“生”,“生”出今日定西產業興旺、富民興農“新答卷”。(記者 魏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