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舉行的2024重慶市食品及農產品加工高質量發展產業生態大會上,永川區舉辦茶產業沙龍,院士專家、相關部門、行業協會及企業代表等齊聚一堂,共同探討茶產業全產業鏈生態化發展路徑,共謀永川茶業競爭力提升。
一芽一葉,永川秀芽。作為全國早市名優茶發展規劃重點區域、中國生態茶葉之鄉,重慶永川這片土地“滋養”出來的永川秀芽聞名中外。永川秀芽為針形綠茶,產于永川區境內箕山、英山、巴岳山、黃瓜山、云霧山“五大山脈”茶區。20世紀初,永川成為重慶重要產茶地,制茶工藝開始在匠人間流傳。永川適宜的地理緯度、氣候溫度、海拔高度、空氣濕度和土壤酸堿度,成就了永川秀芽“芽葉翠嫩、色綠香幽”的獨特品質。
近年來,永川大力弘揚茶文化,做大茶產業,強化茶科技,做強茶品牌,推動茶產業延鏈、補鏈、強鏈,逐步形成了集種植、加工、研發、銷售于一體的現代化茶產業格局。“永川秀芽”品牌影響力不斷擴大。2024年“永川秀芽”品牌價值評估達34.32億元,全產業鏈綜合產值近45億元。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茶葉學會名譽理事長陳宗懋作主旨演講;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品質化學與營養健康創新團隊首席、國家茶葉產業技術體系加工崗位科學家,農業農村部茶葉專家指導組專家林智等作了專題分享。
“作為中國六大茶類之一的綠茶,一直是川渝地區茶客們最喜愛的茶。”西南大學食品科學學院教授、重慶市茶葉產業技術體系副首席專家、“茶與飲料植物資源創新利用團隊”負責人曾亮介紹,川渝地區主要栽種特早生茶,其茶葉鮮葉比普通茶葉質嫩,口感更為細膩、清香。她詳細介紹了綠茶產業現狀及健康功效,并從茶葉制作層面詳細剖析。她談到,在茶葉制作時,300攝氏度中等殺青的早茶,具有清香味和帶一點點的栗香味,整體感觀品質佳。
在茶園生態栽培方面,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員羅宗秀詳細講解茶樹病蟲害防治,介紹茶園的綠色防控。
“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是茶園綠色防控的總方針。”他分享說,綠色防治包括了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學防治三大類。他談到,如今借助現代農業“智慧”,能提前做到害蟲預測預警,茶園無人植保機也能“賦能”茶葉種植。“比如茶小綠葉蟬是茶葉的主要害蟲之一,提前防控很重要。”此外,他現場展示了綠色防控周年歷,將全年十二個月茶農需要做哪些防控一一列示。
據介紹,近年來永川出臺各項優惠政策,調動茶農積極性,并推廣優良品種和先進實用技術,推行社會化服務,提升茶葉加工水平。統計數據顯示,永川區現有茶農4萬余人,涉茶綜合產值45億元,“小茶葉”成為了“大產業”,產出了“高效益”。
重慶市永川區政府區長常曉勇表示,接下來將積極探索永川茶產業發展新模式,聚力數字賦能、質量提升、品牌建設、茶旅融合,加快茶葉產業生態化發展和全產業鏈價值延伸,讓茶葉真正成為群眾致富奔富的“金葉子”,為重慶食品及農產品加工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