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春光好,田間春作忙。隨著天氣轉暖,貴州省仁懷市26萬畝高粱進入移栽期,高標準農田里,隨處可見群眾搶抓有利天氣移栽高粱的忙碌身影,田間地頭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走進長崗鎮茅坡村的高粱基地里,村民們正忙著進行高粱移栽,他們拿著移栽器、提著高粱秧苗,打窩、放苗……忙碌有序、干勁十足,田間地頭盡是勤勞的身影。“我們現在用的移栽器,方便又快捷,幾秒的時間就可以完成一窩高粱苗移栽,一天可以移栽五六畝高粱苗。”仁懷市長崗鎮茅坡村村民馮健說。
長崗鎮茅坡村是仁懷市高粱標準化示范基地之一,近年來,當地大力實施高標準農田改造,昔日的“荒坡坡”成了酒用高粱種植的“金窩窩”。村民童家素是茅坡村的高粱種植大戶,每到高粱移栽時節她忙碌完自家高粱移栽后都會來基地務工。“我家的15畝高粱種完了,我就來幫合作社移栽,一天有150元工錢,然后自己的高粱種出來合作社幫我們收,也不愁銷路,還是挺不錯的。”仁懷市長崗鎮茅坡村村民童家素說。
茅坡村訂單高粱種植面積4000余畝,覆蓋全村520戶2300多人,采用“支部+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實現規模化生產、標準化種植、高質量發展。“我們準備了7臺大型的旋耕機、20臺小機器,有機肥1500多噸,全力搶抓時節,做好高粱移栽工作,目前我們第一批苗8000余盤將在近兩天內移栽完成,第二批苗也陸續發給農戶,整個高粱苗移栽工作將在半個月全部完成,下一步,我們將做好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控工作,確保今年的高粱增產增收。”仁懷市長崗鎮茅坡村村委會副主任楊優前說。
大壩鎮簸箕壩村也是仁懷市高粱標準化示范基地之一。今年,簸箕壩村共規劃種植1930畝酒用訂單高粱。為了提高高粱苗移栽后的存活率,仁懷市農業農村局有機農業發展中心的農技專家深入田間地頭,手把手指導種植戶高粱移栽技巧及注意事項,讓大家掌握科學的種植技巧和管理技術,幫助提升種植水平,實現種植效益。“我們高粱移栽要控制密度,行距控制在兩尺、窩距一尺,每窩栽2-3株,確保每畝的基本苗6000-8000株,同時在移栽起苗時將營養基質整塊帶土移栽,用細碎的泥土壓緊壓實,確保高粱的存活率。”仁懷市農業農村局有機農業發展中心業務股股長周萬飛說。
在加強農技指導的同時,簸箕壩村還積極做好服務工作,免費向當地種植戶發放種子和肥料,助力群眾春耕備耕。“政府免費發放了高粱種、肥料,還有技術人員來教我們移栽,我們對高粱種植很有信心。”仁懷市大壩鎮簸箕壩村村民任金弟說。
好酒需好糧。近年來,仁懷市全面推進高粱種植,不斷創新產業經營模式,切實發揮產業發展規模優勢,發展訂單種植26萬余畝,覆蓋群眾近5萬余戶,戶均增收可達1.4萬元以上。目前,仁懷市20個鄉鎮(街道)正穩步推進高粱移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