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梨樹縣小城子鎮友賢村的田間地頭,伴隨著大型收割機和四輪小翻斗車在田里來回穿梭,大片的秸稈被整齊地收起,幾分鐘后,就變成了打包好的秸稈捆,并不斷從打包機中“吐”出來,勾勒出喜獲豐收后的別樣畫卷。
隨著“梨樹模式”的不斷深入推廣,在實現秸稈有效還田的基礎上適量離田已成為必然趨勢。秸稈打包有效解決了農民朋友們撿拾秸稈勞動之苦和秸稈亂放之憂,不僅實現了變廢為寶,更直接“變現”給農民,增加額外收入。“根據天氣和不同農田的實際情況,我們從10月下旬就開始進行打包,早上7點左右就在地里干活了,每臺打包機一天差不多能出240個秸稈包,每個包約40-50斤重,收費8元錢,有的農戶直接把打包好的秸稈拉回家喂牛,還有的直接拉走就賣了。”秸稈打包機機主殷洪說。
秸稈離田的好處良多,既能防止環境污染、減少病蟲害,還提高了秸稈的綜合利用率。同時,打好包的秸稈更便于運輸和儲存,這些機械設備的工作大大減輕了農民的勞動強度,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小城子鎮秸稈離田面積共18.3萬畝,現已離田7.3萬畝,完成比例約為40%。有21臺打包機、13臺抽草機、31臺旋風耙正在作業,排除特殊天氣,預計將在11月30日前完成秸稈離田任務。”小城子鎮相關負責人說。
梨樹縣將不斷探索秸稈綜合利用新模式,完善秸稈收儲、加工、利用市場體系,全面提升耕地質量、改善農業農村生態環境,提高秸稈綜合利用水平和效益,將“生態包袱”轉變為帶動農民增收和產業致富的“綠色財富”,扎實推進農業農村綠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