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是推動農業農村發展的不竭動力。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農村改革,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著力破除體制機制弊端,穩步推進農村各項改革,有效激發了“三農”發展活力。
釋放土地新活力,農民走上致富路
河南省不斷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依法推進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構建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政策體系,進一步釋放農村生產力。
截至目前,河南省全面完成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發放新版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1778.44萬份,基本實現應發盡發,讓廣大農民吃了“定心丸”。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工作全面開展,農村新型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有效推動了農村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
河南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不斷發展壯大,全省農民合作社達19萬家,納入名錄系統的家庭農場達25萬家,土地流轉面積3823萬畝,托管面積3612萬畝,河南省逐步向實現“集體所有、農戶承包、多元經營”轉變。
此外,河南省不斷加強農業支持保護機制,“十三五”期間全省累計籌措補貼資金537億元,提高了農業補貼政策效能。不斷加大金融支持“三農”力度,2019年全省各級財政投入農業保險補貼資金38億元;形成以數字普惠金融為核心,以金融服務、普惠授信、信用信息、風險防控為基本內容的“一平臺四體系”模式。
補齊基礎設施短板,鄉村面貌煥然一新
新鄭市新村鎮裴李崗村,因為裴李崗文化資源,以“土”興村,用“土”元素構筑民居。融入文化、藝術和生態田園元素的村莊,受到游客追捧。
規劃引領村莊的未來發展。在河南省,有一大批村莊和裴李崗村一樣通過實施科學規劃實現發展“逆襲”。
目前,河南省農村公路里程達23.12萬公里,行政村通硬化路率、通客車率均達到100%,自然村通硬化路率達89%。全省農村集中供水率達到93%,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1%……
在補齊基礎設施短板的同時,河南省不斷完善公共服務,城鎮義務教育學校大班額和超大班額比例分別下降到3.2%、0.076%,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達99.02%,行政村標準化衛生室實現全覆蓋,98.3%的行政村建有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
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河南省農村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歷史性成就,但改革任務依然艱巨。河南省將繼續用好改革“關鍵一招”,穩步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讓全省農業農村得到更廣闊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