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號
- 07B060315202500255
- 信息所屬單位
- 發展規劃司
- 信息名稱
- 對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6765號建議的答復摘要
- 文 號
- 農辦議〔2025〕403號
- 生效日期
- 2025年08月19日
- 發布日期
- 2025年08月22日
- 內容概述
- 農業農村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門,對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6765號建議,重點圍繞實施聯合發展加快鄉村振興促進農民增收等內容進行答復。
- 索 引 號
- 07B060315202500255
- 信息名稱
- 對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6765號建議的答復摘要
- 文 號
- 農辦議〔2025〕403號
- 信息所屬單位
- 發展規劃司
- 生效日期
- 2025年08月19日
- 發布日期
- 2025年08月22日
- 內容概述
- 農業農村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門,對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6765號建議,重點圍繞實施聯合發展加快鄉村振興促進農民增收等內容進行答復。
對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6765號建議的答復摘要
發布時間:2025年08月22日
字體:[大 中 小]
您提出的關于實施聯合發展加快鄉村振興促進農民增收的建議收悉。經商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文化和旅游部,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加強政策引導和支持
近年來,農業農村部會同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加強頂層設計,完善政策措施,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一是強化規劃引領。黨中央、國務院印發《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規劃(2024—2035年)》、《鄉村全面振興規劃(2024—2027年)》,對推進城鄉融合發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等作出部署。二是引導地方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投入。深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農業農村部印發《鄉村建設項目庫建設指引(試行)》等文件,指導地方統籌規劃布局,聚焦農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持續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投入力度,加快補上短板弱項。2024年全國鄉村建設項目庫入庫儲備項目32.3萬個,立項項目13.9萬個,落實項目資金2104.8億元。三是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聯合發展。2022年以來,實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升行動,促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合發展,引導各類主體加強聯合。支持農民合作社依法自愿組建聯合社。截至今年3月,166.4萬個納入全國家庭農場名錄系統的家庭農場加入農民合作社。四是完善土地政策。農業農村部會同自然資源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于保障和規范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用地的通知》,保障鄉村產業發展用地。
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加強指導服務,啟動實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質增效帶動小農戶增收行動,引導農戶發展規模適度、生產集約、綠色高效的家庭農場,推動農民合作社依法自愿組建聯合社。
二、關于推動產業融合發展
近年來,農業農村部會同有關部門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提升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水平。一是發展鄉村特色產業。2017年以來,農業農村部會同財政部圍繞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特色農業發展等,統籌建設一批現代農業產業園、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和農業產業強鎮項目,帶動地方優化產業布局,建設標準化種養基地、加工生產線物流設施和公共服務平臺,延鏈補鏈強鏈,促進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二是推進農業品牌打造。2022年以來,農業農村部深入實施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分品類、分梯次、分年度培育一批農業精品品牌,帶動建立省級農業品牌目錄,初步形成上下聯動、梯次培育的農業品牌目錄體系,226個區域公用品牌被納入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三是培育鄉村新產業新業態。實施鄉村旅游精品工程,引導各地打造一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鎮,策劃打造“鄉村四時好風光”鄉村旅游主題線路品牌,推出13期超千條主題線路,推介“建黨百年紅色旅游百條精品線路”。推進“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開展中國農民豐收節“金秋消費季”、“游購鄉村”等活動,帶動農產品銷售。
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引導各地挖掘特色資源,做好“土特產”文章,促進產業融合發展。一是繼續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和農業產業強鎮項目建設,不斷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二是深化農業品牌打造,形成包含300個左右品牌的部級精品品牌培育目錄,提升省級農業品牌目錄建設質量。三是持續推動農產品電商發展,辦好“金秋消費季”等促銷活動,建立健全農產品營銷服務體系。四是持續推進鄉村文旅深度融合工程,加強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鎮建設指導,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
三、關于加強農民技能培訓和就業服務
近年來,農業農村部會同有關部門不斷健全農民工就業服務體系,推動農民工高質量就業。一是開展農民培訓。深入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育計劃,分層分類開展全產業鏈技術技能培訓。聚焦農村轉移就業勞動力等重點群體,開展“技能照亮前程”專項培訓行動,提升康養托育、現代服務等領域工作技能。2024年,培育高素質農民64萬人次、45歲以下青年農民29.2萬人次。二是加強農民就業服務保障。舉辦勞務協作暨勞務品牌發展大會,組織開展春風行動等“10+N”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活動,充分發揮“家門口”就業服務站、零工市場作用,集中為農民工等勞動者提供崗位推介等服務。三是鼓勵支持農民創業。農業農村部會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印發《關于進一步推動返鄉入鄉創業工作的意見》等文件,為各類人才返鄉創業提供財政、用地、信貸等方面政策保障。面向農民工等返鄉人員組織開展“源來好創業”資源對接服務季活動,激發返鄉人員創業活力。
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優化農民工就業服務,強化創業指導,繼續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育計劃,不斷提升農民技術技能水平、產業發展能力。
四、關于建立健全利益聯結機制
近年來,農業農村部會同有關部門完善政策舉措,引導農業企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健全聯農帶農機制,促進農民穩定持續增收。一是加強政策指導。引導將聯農帶農機制作為農業企業享受優惠政策、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認定的前提條件,推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扶持政策同帶動農戶增收掛鉤。二是提升聯農帶農實效。實施農業經營主體能力提升資金項目,引導家庭農場通過吸納就業、生產服務等方式,示范帶動小農戶提高生產水平。總結推廣20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聯農帶農案例,引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加強與農戶利益聯結。
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會同有關部門持續指導農業企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引導構建關系穩定、聯結緊密、權責一致、利益共享、風險可控的聯農帶農機制,讓農民分享更多產業鏈增值收益。
感謝您對我部工作的關心,希望繼續對“三農”工作給予支持。
農業農村部
2025年8月19日
附件:
相關新聞: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