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小宗糧豆專家指導組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大麥根據籽粒稃殼有無分為皮大麥和裸大麥。皮大麥分春播區和冬播區,主要用作啤酒原料和飼料。為調整優化種植結構,因地制宜發展皮大麥生產,推進科學栽培,提高種植效益,農業農村部小宗糧豆專家指導組會同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提出2019年大麥(皮大麥)生產技術指導意見。
一、春播區
春播大麥主要分布在黑龍江、內蒙古、甘肅和新疆等?。▍^),以啤酒大麥為主,少量為飼料和飼草大麥。
(一)東北地區。本區主要包括黑龍江、遼寧、吉林和內蒙古中東部地區。
1.因地制宜,選擇良種。根據當地生態特點和生產條件,選擇經種子管理部門登記認證,春性較強、早熟、耐旱、適宜當地種植的啤酒大麥優良品種。
2.施足底肥,精細整地。本區冬季降雪正常,土壤墑情較好。深松滅茬土壤要耙平,免耕直播地塊播前應做好前茬粉碎,保證播種出苗。底肥在播種時隨種子施入,一般畝施純氮9公斤、五氧化二磷9公斤、氧化鉀2公斤。
3.適期播種,合理密植。選擇玉米、大豆、油菜、向日葵等前茬地輪作種植。土壤表層解凍深度2—3厘米時即可頂凌播種,盡量早播。黑龍江南部4月1日至25日,內蒙古西部3月20日至4月20日,黑龍江西北和內蒙古東北部可從5月5日開始,延至6月10日。播種前要進行種子晾曬。降雨較多或灌溉條件好的地區,肥力中等以上、畝產目標300—350公斤的田塊,每畝基本苗保持在30—35萬株為宜;發芽率95%、千粒重45克的種子,每畝播量15—17公斤。旱坡地可適當增加播種量,但每畝最多不宜超過20公斤。機械條播,行距15—20厘米,播后鎮壓。
4.科學灌溉,合理施肥。水澆地在3葉期或拔節期澆頭水,抽穗期澆二水,全生育期一般澆水2—3次。一般采用畦灌,節約用水,降低生產成本;有條件的可采用滴灌或噴灌等節水灌溉技術。土壤肥力較低、苗情長勢較差地塊,可結合灌溉酌情追施氮肥。啤酒大麥抽穗后,一般不再追施氮肥,以免造成籽粒蛋白質含量過高,影響釀造加工品質。
5.防控病害,保證品質。條紋病和根腐病是本區大麥的主要病害。條紋病防治可采用適宜藥劑拌種。根腐病可在播種時,選用適宜藥劑與種肥一同施入,或采用藥劑拌種,并在抽穗期進行葉面噴施防治。
6.及時收儲,防霉防蟲。青貯飼草大麥在乳熟后期或蠟熟前期收割,啤酒大麥在蠟熟期收獲,飼料大麥在完熟期收獲。啤酒和飼料大麥收獲后要及時脫粒、晾曬和儲藏,防止蟲蛀霉變。
(二)西北地區。本區主要包括甘肅、寧夏和新疆等?。▍^)。本區降水量少,在大麥種植中應高度重視抗旱節水。
1.因地制宜,選擇良種。海拔較低、灌溉條件較好的農田,宜選用生育期較長、春性稍弱、喜水肥的高產優質啤酒大麥品種。海拔2000米以上、無灌溉的山坡地,宜選用耐干旱、耐低溫的早熟品種。
2.施足底肥,精細整地。冬前做好田間滅茬、灌溉蓄墑和耕地耙平,保證來年春播出苗。未經冬前灌溉整地和底墑不足的地塊,要進行春季灌溉。播種前,結合整地開溝施足底肥,生長期基本不再追肥。底肥施用量應根據實際地力確定,一般畝施純氮12公斤、五氧化二磷10公斤、氧化鉀2公斤。
3.適期播種,合理密植。提倡初春頂凌播種。甘肅3月10日至25日,新疆3月20日至4月20日為適播期。隨海拔高度增加,播種期可適當延遲。灌溉條件好、中等以上肥力、畝產500公斤左右的田地,每畝基本苗保持在30—40萬株;種子發芽率95%、千粒重45克的種子,每畝播量15—20公斤。高海拔旱坡地可適當增加播種量,但每畝最多不宜超過25公斤。播種方式除機械條播外,還可機械起壟覆膜穴播,利于抗旱節水。
4.科學灌溉,合理追肥。有灌溉條件的農田,在3葉期澆頭水,拔節期澆二水,抽穗期澆三水,全生育期一般澆水3—4次。為節約用水和降低生產成本,宜采用壟作溝灌或畦灌,有條件的應采用滴灌和噴灌等節水灌溉技術。底肥不足的田塊,應在苗期或拔節前適當追肥,或采用水肥一體化技術膜下滴灌。
5.防控病害,除治草害。條紋病是本區大麥主要病害,可采用適宜藥劑拌種防治。野燕麥是本區主要草害,可選用適宜藥劑在苗期噴霧防除。
6.及時收儲,防霉防蟲。本區大麥成熟期因播種期早晚而差別較大,甘肅一般在7月15日至25日,新疆從7月20日一直到9月底。青貯飼草大麥在乳熟中后期,啤酒大麥在蠟熟期,飼料大麥在完熟期收獲為宜。啤酒大麥和飼料大麥收獲后,要及時脫粒、晾曬和儲藏,防止蟲蛀和霉變。
二、冬播區
主要分布在黃淮和長江流域、華南地區及西南高原。
(一)黃淮區。本區主要包括河北、山西、山東、河南、陜西全境和江蘇、安徽北部地區,以啤酒大麥為主,其次是飼料大麥,少部分為食用和青貯飼草大麥。
1.適期澆水,合理施肥。從孕穗拔節到抽穗開花是大麥發育最快、器官建成最多、肥水需量最大的時期。春節過后,要澆好返青拔節水,施好孕穗起身肥,促進早生快發。土質差、基肥少、墑情差、長勢弱的田塊,還要結合澆灌返青拔節水,每畝施純氮7.5公斤,酌情追施孕穗起身肥,減少無效分蘗,促進幼穗發育,保證穗數、增加粒數。肥力高、基肥足、長勢旺的田塊,要少施或不施氮肥,防止后期倒伏和貪青晚熟,可每畝追施五氧化二磷3公斤、氧化鉀2.5公斤,以壯稈防倒、促熟提質。拔節后,當旗葉生長至1/2大小、幼穗處于旗葉1/3葉鞘時,正是小穗和雌雄蕊發育盛期,要澆好抽穗開花水,施好授粉保粒肥。根據土壤墑情及時澆水,視群體發育狀況進行追肥,保證正常開花授粉和結實。一般每畝追肥量控制在總施肥量的1/10左右;單株生長弱、群體發育差的,可適當多追肥。啤酒大麥此期不宜追施氮肥,以免造成籽粒蛋白質含量超標。開花授粉后10—15天,是籽粒灌漿的關鍵時期,此時干旱會造成結實率降低和產量下降,要澆好灌漿水,保證大穗大粒。根據墑情及時灌溉,防止干旱發生;澆水時防止大水漫灌,避開大風天氣,以免引起倒伏。
2.加強調控,防止倒伏。倒伏是引起大麥減產的主要原因之一,除通過苗期鎮壓和控水控肥措施外,還可選擇適宜藥劑,進行化控防倒。
3.科學用藥,防治病蟲。做好白粉病、條紋病、網斑病、散黑穗病和黃矮病,以及蚜蟲、金針蟲等病蟲害防治。本區去秋今春降水較多,應注意防治赤霉病。春節過后,要定期查看病情蟲情,一旦發現,應于發生初期有針對性地選用高效低毒農藥進行防控。條紋病和黑穗病通常采取播前藥劑拌種防治,當春季拔節期發現條紋病初發時,可選用適宜藥劑葉面噴施防治。大麥黃矮病是由蚜蟲傳播的病毒性病害,除加強肥水管理、促進植株健壯生長之外,還可通過殺滅蚜蟲、消除傳播媒介等方法進行防治。金針蟲等地下害蟲可選用適宜藥劑拌細土撒于麥田土表或開溝施入土中或用藥劑灌根等方式防治。
4.及時收儲,防霉防蟲。發芽率高低是啤酒大麥最為重要的品質性狀之一,收獲過早或過晚都會對發芽造成影響。本區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的蠟熟期收獲最為適宜。飼料和食用大麥可在完熟期或稍后收獲,青貯飼草大麥在乳熟后期收割。收前應避免或減少雨淋,防止穗發芽。收后要盡快脫粒、晾曬、清選。當籽粒含水量低于12%時,及時包裝入庫,并依照生產用途、品種分類存放,避免受潮和發生蟲蛀霉變。
(二)南方區。本區主要包括江蘇、安徽南部,云南、四川大部,以及浙江、福建、江西、湖北、重慶、貴州全境,以飼料大麥為主,其次是啤酒大麥,少部分為食用和青貯飼草大麥。
1.溝渠配套,防旱排澇。本區東部春季降水較多,應修好排灌溝渠,及時排水防澇,防止發生水漬,造成死苗減產。西南高原要根據土壤墑情及時灌溉,防止干旱減產。
2.合理施肥,促穗保粒。南方冬播大麥絕大部分是稻茬種植,因去年晚稻收獲后連續降雨,造成播種期推遲。土質差、基肥少,特別是因播期推遲造成個體生長差、群體小的麥田,需畝施純氮7.5公斤,酌情追施孕穗起身肥。為保證小花和籽粒發育,旗葉生長至1/2大小、幼穗處于旗葉1/3葉鞘時,再次進行追肥。一般每畝追肥量控制在總施肥量的1/10左右;單株生長弱、群體發育小的田塊,可適當多追施。
3.強化調控,防止倒伏。群體生長過旺或植株較高的麥田,可在拔節前選用適宜藥劑防控倒伏。
4.合理用藥,防治病害。本區大麥病害較多,主要有赤霉病、白粉病、條紋病、銹病、網斑病和散黑穗病等真菌性病害,以及黃花葉病等病毒性病害,尤其是赤霉病近年來有偏重發生趨勢,嚴重影響了大麥的產量和品質。本區去冬今春雨雪較多,利于赤霉病發生和傳播蔓延,應加強病情查看,做好赤霉病和白粉病防治。條紋病一般采取播前藥劑拌種防治,當春季發現條紋病初發時,可選用適宜藥劑葉面噴施防治。大麥黃花葉病屬土傳病毒性病害,只能通過選用抗病品種,加強春季田管,提高植株抗病性進行預防。
5.及時收儲,防霉防蟲。除收獲時間提早外,其余要求參照黃淮區。